AIRTEC二位三通電磁閥MN-06-311-HN,德國愛爾泰克AIRTEC電磁閥,上海韋米機電設備有限公司主營銷售產品,原廠原裝,質量保障,銷售熱線: ,傳真: ;聯系人:雷青。熱誠歡迎新老客戶咨詢購買!
按控制方式分
手動控制:、一般手動控制、按鈕式、手柄式帶定位,腳踏式。
機械控制:控制軸、滑輪式、杠桿式、單向滑輪式、彈簧復位式。
氣動控制:直動式、先導式。
電磁控制:單電控、雙電控、先導式雙電控,帶手動。
(1)電磁控制:利用電磁線圈通電時,靜鐵芯對動鐵芯產生電磁吸力使閥切換以改變氣流方向的閥,稱為電磁控制換向閥,簡稱電磁閥。這種閥易于實現電氣聯合控制,能實現遠距離操作,故得到應用。
1、電磁操作
用電磁力來獲得軸向力,使閥心迅速移動的換向控制方式稱為電磁操作。
它按電磁力作用于主閥閥心的方式分為直動式和先導式兩種。
1)直動式電磁控制是用電磁鐵產生的電磁力直接推動閥心來實現換向的一種電磁控制閥。
根據閥芯復位的控制方式可分為單電控和雙電控。
2)先導式電磁控制是指由先導式電磁閥(一般為直動式電磁控制換向閥)輸出的氣壓力來操縱主閥閥芯實 閥換向的 種電磁控制方式。它實際上是一種由電磁控制和氣壓控制(加壓、卸壓、差壓等)的復合控制,通常稱為先導式電磁氣控。
2、氣壓操作
用氣壓力來獲得軸向力使閥心迅速移動換向的操作方式叫做氣壓操作。
它按施加壓力的方式可分為加壓控制、卸壓控制、差壓控制和時間控制。
按控制方式分
氣壓控制:利用氣體壓力來使主閥芯切換而使氣流改變方向的閥,稱為氣壓控制換向閥,簡稱氣控閥。這種閥在易燃、易爆、潮濕、粉塵大的工作環境中,工作安全可靠,按控制方式不同可分為加壓控制、卸壓控制、差壓控制和延時控制等。
加壓控制是指輸入的控制氣壓是逐漸上升的,當壓力上升到某值時,閥被切換。這種控制方式是氣動系統中常用的控制方式,有單氣控和雙氣控之分。
卸壓控制是指輸入的控制氣壓是逐漸降低的,當壓力降至某一值時閥便被切換。
差壓控制是利用閥芯兩端受氣壓作用的有效面積不等,在氣壓的作用下產生的作用力之差值使閥切換。
延時控制是利用氣流經過小孔或縫隙節流后向氣室內充氣.當氣室里的壓力升至一定值后使閥切換,從而達到信號延時輸出的目的。
1)加壓控制是指施加在閥心控制端的壓力逐漸升到一定值時,使閥心迅速移動換向的控制,閥心沿著加壓方向移動。
2)卸壓控制是指施加在閥心控制端的壓力逐漸降到一定值時,閥心迅速換向的控制,常用作三位閥的控制。
3)差壓控制是指閥心采用氣壓復位或彈簧復位的情況下,利用閥心兩端受氣壓作用的面積不等(或兩端氣壓不等)而產生的軸向力之差值,使閥心迅速移動換向的控制。
這種控制方式只需一個控制信號,故得到廣泛的應用,可應用于各種結構的主閥。氣壓復位省去了彈簧,提高了可靠性。差壓控制的特點是所控制的主閥不具有記憶功能,且控制信號和復位信號均須為長信號。
4)時間控制是指利用氣流向由氣阻(節流孔)和氣容構成的阻容環節充氣,經過一定時間后,當氣容內壓力升至一定值時,閥心在差壓力作用下迅速移動換向的控制。
時間控制的信號輸出有脈沖信號和延時信號兩種。
手動控制
用手動來獲得軸向力使閥迅速移動換向的控制方式稱作手動操作。手動控制可分為手動控制和腳踏控制等。按手動作用于主閥的方式可分為直動式、先導式。
依靠手動使閥切換的換向閥,稱為手動控制換向閥,簡稱手控閥。它可分為手動閥和腳踏閥兩大類。
手控閥與其它控制方式相比,具有可按人的意志進行操作、使用頻率較低、動作較慢、操作力不大,通徑較小、操作靈活的特點。手控閥在手動氣動系統中,一般用來直接操縱氣動執行機構。在半自動和全自動系統中,多作為信號閥使用。
機械控制
機械控制用機械力來獲得軸向力使閥芯迅速移動換向的控制方式稱作機械操作。按機械力作用于主閥的形式可分為直動式和先導式兩種。
用凸輪、撞塊或其它機械外力使閥切換的閥稱為機械控制換向閥,簡稱機控閥。這種閥常用作信號閥使用。這種閥可用于濕度大、粉塵多、油分多,不宜使用電氣行程開關的場合,但不宜用于復雜的控制裝置中。
AIRTEC二位三通電磁閥MN-06-311-HN
AIRTEC二位三通電磁閥
MN-06-310-HN
MN-06-311-HN
MN-06-311-HN-142
AIRTEC二位五通電磁閥
MN-06-510-HN
MN-06-510-HN-142
MN-06-511-HN
MN-06-520-HN
AIRTEC三位五通電磁閥
MN-06-530-HN
愛爾泰克AIRTEC二位五通電磁閥
MN-22-510-HN
MN-22-511-HN
AIRTEC電磁閥配件
KN-063-DRH
KN-065-DRH
KN-063-DRS
KN-065-DRS
AIRTEC二位三通換向閥
KN-05-310-HN
KN-55-310-HN
KN-05-311-HN
KN-55-311-HN
AIRTEC二位五通換向閥
KN-05-510-HN
KN-05-511-HN
KN-55-510-HN
KN-55-511-HN
KN-05-520-HN
KN-55-520-HN
KN-05-511-HN-912
KN-05-520-HN-157
KN-05-520-HN-142
AIRTEC三位五通換向閥
KN-05-530-HN
KN-55-530-HN
KN-05-533-HN
KN-55-533-HN
愛爾泰克二位五通換向閥
MI-01-510-HN
MI-01-511-HN
MI-01-520-HN
愛爾泰克三位五通換向閥
MI-01-530-HN
MI-01-533-HN
氣壓傳動與控制技術簡稱氣動,是以壓縮空氣為工作介質來進行能量與信號的傳遞,是實現各種生產過程、自動控制的一門技術。它是流體傳動與控制學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氣動在實際運用中擁有諸多優點
1.使用方便
空氣作為工作介質,空氣到處都有,來源方便,用過以后直接排入大氣,不會污染環境,可少設置或不必設置回氣管道。
2.系統組裝方便
使用快速接頭可以非常簡單地進行配管,因此系統的組裝、維修以及元件的更換比較簡單。
3.快速性好
動作迅速反應快,可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所需的壓力和速度。在一定的超載運行下也能保證系統安全工作,并且不易發生過熱現象。
4.安全可靠
壓縮空氣不會爆炸或著火,在易燃、易爆場所使用不需要昂貴的防爆設施。可安全可靠地應用于易燃、易爆、多塵埃、輻射、強磁、振動、沖擊等惡劣的環境中。
5.儲存方便
氣壓具有較高的自保持能力,壓縮空氣可儲存在貯氣罐內,隨時取用。即使壓縮機停止運行,氣閥關閉,氣動系統仍可維持一個穩定的壓力。故不需壓縮機的連續運轉。
6.可遠距離傳輸
由于空氣的粘度小,流動阻力小,管道中空氣流動的沿程壓力損失小,有利于介質集中供應和遠距離輸送。空氣不論距離遠近,極易由管道輸送。
7.能過載保護
氣動機構與工作部件,可以超載而停止不動,因此無過載的危險。
8.清潔
基本無污染,對于要求高凈化、無污染的場合,如食品、印刷、木材和紡織工業等是極為重要的,氣動具有獨特的適應能力,優于液壓、電子、電氣控制。
氣動元件-氣缸的分類
氣缸作為氣動元件之一,分類方法有許多種。按壓縮空氣對活塞的施力方式可分為:單作用氣缸和雙作用氣缸;按氣缸的結構特征可分為:活塞式、柱塞和薄膜式等。按氣缸的功能可分為:普通氣缸、薄膜氣缸、沖擊氣缸、氣液阻尼氣缸、氣液增壓缸、數字氣缸、伺服氣缸、緩沖氣缸、擺動氣缸、耐熱氣缸、耐腐蝕氣缸、低摩擦氣缸、高速氣缸、直線驅動單元氣缸、模塊化驅動裝氣缸和氣動機械手氣缸等數十種。
在這介紹單作用氣缸和雙作用氣缸。
雙作用氣缸
雙作用氣缸一般由缸筒、前缸蓋、后缸蓋、活塞、活塞桿、密封件和緊固件等零件組成,缸筒與前后缸蓋之間由四根螺桿將其緊固鎖定。缸內有與活塞桿相連的活塞,活塞上裝有活塞密封圈。為防止漏氣和外部灰塵的侵入,前缸蓋上裝有活塞桿密封圈和防塵密封圈。這種雙作用氣缸被活塞分成兩個腔室:有桿腔(簡稱頭腔或前腔)和無桿腔(簡稱尾腔或后腔)。有活塞桿的腔室稱為有桿腔,無活塞桿的腔室稱為無桿腔。
從無桿腔端的氣囗輸入壓縮空氣時,若氣壓作用在活塞左端面上的力克服了運動摩擦力、負載等各種反作用力,則當活塞前進時,有桿腔內的空氣經該端氣囗排出,使活塞桿伸出。同樣,當有桿腔端氣囗輸入壓縮空氣時,活塞桿縮回至初始位置。通過無桿腔和有桿腔交替進氣和排氣,活塞桿伸出和縮回,氣缸實現往復直線運動。
氣缸缸蓋上未設置緩沖裝置的氣缸稱為無緩沖氣缸,缸蓋上設置緩沖裝置的氣缸稱為緩沖氣缸。緩沖裝置由緩沖節流閥、緩沖柱塞和緩沖密封圈等組成。當氣缸行程接近終端時,由于緩沖裝置的作用,可以防止高速運動的活塞撞擊缸蓋的現象發生。
單作用氣缸
單作用氣缸在缸蓋一端氣囗輸入壓縮空氣使活塞桿伸出〔或縮回),而另一端靠彈簧力、自重或其他外力等使活塞桿恢復到初始位置。單作用氣缸只在動作方向需要壓縮空氣,故可節約一半壓縮空氣。主要用在夾緊、退料、阻擋、壓入、舉起和進給等操作上。
根據復位彈簧位置將作用氣缸分為預縮型氣缸和預伸型氣缸。當彈簧裝在有桿腔內時,由于彈簧的作用力而使氣缸活塞桿初始位置處于縮回位置,我們將這種氣缸稱為預縮型單作
用氣缸;當彈簧裝在無桿腔內時,氣缸活塞桿初始位置為伸出位置的稱為預伸型氣缸。
這種氣缸在活塞桿側裝有復位彈簧,在前缸蓋上開有呼吸用的氣囗。除此之外,其結構基本上和雙作用氣缸相同。缸的缸筒和前后缸蓋之間采用滾壓鉚接方式固定。單作用缸行程受內裝回程彈簧目由長度的影響,其行程長度一般在100mm以內。
擠出機是屬于塑料機械的種類之一
擠出機依據機頭料流方向以及螺桿中心線的夾角,可以將機頭分成直角機頭和斜角機頭等。
螺桿擠出機是依靠螺桿旋轉產生的壓力及剪切力,能使得物料可以充分進行塑化以及均勻混合,通過口模成型。塑料擠出機可以基本分類為雙螺桿擠出機,單螺桿擠出機以及不多見的多螺桿擠出機以及無螺桿擠出機。
在擠出機中,一般情況下,基本和通用的是單螺桿擠出機。其主要包括:傳動、加料裝置、料筒、螺桿、機頭和口模等六個部分。
傳動部分
傳動部分通常由電動機,減速箱和軸承等組成。在擠出的過程中,螺桿轉速必須穩定,不能隨著螺桿負荷的變化而變化,這樣才能保持所得制品的質量均勻一致。但是在不同的場合下又要要求螺桿可以變速,以達到一臺設備可以擠出不同塑料或不同制品的要求。因此,本部分一般采用交流整流子電動機、直流電動機等裝置,以達到無級變速,一般螺桿轉速為10~100轉/分。
傳動系統的作用是驅動螺桿,供給螺桿在擠出過程中所需要的力矩和轉速,通常由電動機、減速器和軸承等組成。而在結構基本相同的前提下,減速機的制造成本大致與其外形尺寸及重量成正比。因為減速機的外形和重量大,意味著制造時消耗的材料多,另所使用的軸承也比較大,使制造成本增加。
同樣螺桿直徑的擠出機,高速的擠出機比常規的擠出機所消耗的能量多,電機功率加大一倍,減速機的機座號相應加大是必須的。但高的螺桿速度,意味著低的減速比。同樣大小的減速機,低減速比的與大減速比的相比,齒輪模數增大,減速機承受負荷的能力也增大。因此減速機的體積重量的增大,不是與電機功率的增大成線性比例的。如果用擠出量做分母,除以減速機重量,高速的擠出機得數小,普通擠出機得數大。以單位產量計,高速擠出機的電機功率小及減速機重量小,意味著高速擠出機的單位產量機器制造成本比普通擠出機低。
加料裝置
供料一般大多采用粒料,但也可以采用帶狀料或者粉料。裝料設備通常都使用錐形加料斗,其容積要求至少能提供一個小時的用量。料斗底部有截斷裝置,以便調整和切斷料流,在料斗的側面裝有視孔和標定計量的裝置。有些料斗還可能帶有防止原料從空氣中吸收水分的減壓裝置或者加熱裝置,或者有些料筒還自帶攪拌器,能為其自動上料或加料。
料筒
一般為一個金屬料桶,為合金鋼或者內襯為合金鋼的復合鋼管制成。其基本特點為耐溫耐壓強度較高,堅固耐磨耐腐蝕。一般料筒的長度為其直徑的15~30倍,其長度以使物料得到充分加熱和塑化均勻為原則。料筒應該有其足夠的厚度與剛度。內部應該光滑,但是有些料筒刻有各種溝槽,以增大與塑料的摩擦力。在料筒外部附有電阻、電感以及其他方式加熱的電熱器、溫度自控裝置及冷卻系統。
螺桿
螺桿是擠出機的關鍵部件,螺桿的性能好壞,決定了一臺擠出機的生產率、塑化質量、填加物的分散性、熔體溫度、動力消耗等。是擠出機重要的部件,它可以直接影響到擠出機的應用范圍和生產效率。通過螺桿的轉動對塑料產生極壓的作用,塑料在料筒中才可以發生移動、增壓以及從摩擦中獲取部分熱量,塑料在料筒中移動的過程中獲得混合和塑化,黏流態的熔體在被擠壓而流經口模時,獲得所需的形狀而成型。與料筒一樣,螺桿也是用高強度、耐熱和耐腐蝕的合金制備而成。
AIRTEC二位五通電磁閥
MI-02-510-HN
MI-02-511-HN
MI-02-520-HN
AIRTEC三位五通電磁閥
MI-02-530-HN
MI-02-533-HN
愛爾泰克二位五通電磁閥
MI-03-510-HN
MI-03-511-HN
MI-03-520-HN
愛爾泰克三位五通電磁閥
MI-03-530-HN
MI-03-533-HN
愛爾泰克AIRTEC電磁閥配件
愛爾泰克AIRTEC底板,單側出口
MI-011
MI-021
MI-031
愛爾泰克AIRTEC底板,底板出口
MI-012
MI-022
MI-032
愛爾泰克AIRTEC連接板,底板出口
MI-013
MI-023
MI-033
愛爾泰克AIRTEC阻塞板
MI-01-V
MI-02-V
MI-03-V
愛爾泰克AIRTEC連接板端板
MI-01/E
MI-02/E
MI-03/E
愛爾泰克AIRTEC底板基板
MI-013/N
MI-023/N
MI-033/N
愛爾泰克AIRTEC連接板
MI-014
MI-015
愛爾泰克AIRTEC附件
MI-01-D1
MI-01-D2
AIRTEC氣動閥
ICK-55-310-HN
ICK-55-311-HN
KNX-55-311-HN
KNX-55-511-HN
KNX-55-520-HN
愛爾泰克電磁閥
PNX-55-311
PNX-55-511
PNX-55-520
愛爾泰克氣動閥
ICK-09-511-HN
ICK-09-520-HN
ICK-09-530-HN
ICK-10-511-HN
ICK-10-520-HN
ICK-10-530-HN
KMX-09-511-HN
KMX-09-520-HN
KMX-10-511-HN
KMX-10-520-HN
KMX-10-530-HN
工業機器人是廣泛用于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裝置,具有一定的自動性,可依靠自身的動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實現各種工業加工制造功能。工業機器人被廣泛應用于電子、物流、化工等各個工業領域之中。
一般來說,工業機器人由三大部分六個子系統組成。
三大部分是機械部分、傳感部分和控制部分。
六個子系統可分為機械結構系統、驅動系統、感知系統、機器人-環境交互系統、人機交互系統和控制系統。
1.機械結構系統
從機械結構來看,工業機器人總體上分為串聯機器人和并聯機器人。串聯機器人的特點是一個軸的運動會改變另一個軸的坐標原點,而并聯機器人一個軸運動則不會改變另一個軸的坐標原點。早期的工業機器人都是采用串聯機構。并聯機構定義為動平臺和定平臺通過至少兩個獨立的運動鏈相連接,機構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自由度,且以并聯方式驅動的一種閉環機構。并聯機構有兩個構成部分,分別是手腕和手臂。手臂活動區域對活動空間有很大的影響,而手腕是工具和主體的連接部分。與串聯機器人相比較,并聯機器人具有剛度大、結構穩定、承載能力大、微動精度高、運動負荷小的優點。在位置求解上,串聯機器人的正解容易,但反解十分困難;而并聯機器人則相反,其正解困難,反解卻非常容易。
2.驅動系統
驅動系統是向機械結構系統提供動力的裝置。根據動力源不同,驅動系統的傳動方式分為液壓式、氣壓式、電氣式和機械式4種。早期的工業機器人采用液壓驅動。由于液壓系統存在泄露、噪聲和低速不穩定等問題,并且功率單元笨重和昂貴,目前只有大型重載機器人、并聯加工機器人和一些特殊應用場合使用液壓驅動的工業機器人。氣壓驅動具有速度快、系統結構簡單、維修方便、價格低等優點。但是氣壓裝置的工作壓強低,不易定位,一般僅用于工業機器人末端執行器的驅動。氣動手抓、旋轉氣缸和氣動吸盤作為末端執行器可用于中、小負荷的工件抓取和裝配。電力驅動是目前使用多的一種驅動方式,其特點是電源取用方便,響應快,驅動力大,信號檢測、傳遞、處理方便,并可以采用多種靈活的控制方式,驅動電機一般采用步進電機或伺服電機,目前也有采用直接驅動電機,但是造價較高,控制也較為復雜,和電機相配的減速器一般采用諧波減速器、擺線針輪減速器或者行星齒輪減速器。由于并聯機器人中有大量的直線驅動需求,直線電機在并聯機器人領域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
3.感知系統
機器人感知系統把機器人各種內部狀態信息和環境信息從信號轉變為機器人自身或者機器人之間能夠理解和應用的數據和信息,除了需要感知與自身工作狀態相關的機械量,如位移、速度和力等,視覺感知技術是工業機器人感知的一個重要方面。視覺伺服系統將視覺信息作為反饋信號,用于控制調整機器人的位置和姿態。機器視覺系統還在質量檢測、識別工件、食品分揀、包裝的各個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感知系統由內部傳感器模塊和外部傳感器模塊組成,智能傳感器的使用提高了機器人的機動性、適應性和智能化水平。
4. 機器人-環境交互系統
機器人-環境交互系統是實現機器人與外部環境中的設備相互聯系和協調的系統。機器人與外部設備集成為一個功能單元,如加工制造單元、焊接單元、裝配單元等。當然也可以是多臺機器人集成為一個去執行復雜任務的功能單元。
5.人機交互系統
人機交互系統是人與機器人進行聯系和參與機器人控制的裝置。例如:計算機的標準終端、指令控制臺、信息顯示板、危險信號報警器等。 [3]
6.控制系統
控制系統的任務是根據機器人的作業指令以及從傳感器反饋回來的信號,支配機器人的執行機構去完成規定的運動和功能。如果機器人不具備信息反饋特征,則為開環控制系統;具備信息反饋特征,則為閉環控制系統。根據控制原理可分為程序控制系統、適應性控制系統和人工智能控制系統。根據控制運動的形式可分為點位控制和連續軌跡控制。
在工業生產中,零件的裝配是一件工程量的工作,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曾經的人力裝配因為出錯率高,效率低而逐漸被工業機器人代替。裝配機器人的研發,結合了多種技術,包括通訊技術、自動控制、光學原理、微電子技術等。研發人員根據裝配流程,編寫合適的程序,應用于具體的裝配工作。裝配機器人的大特點,就是安裝精度高、靈活性大、耐用程度高。因為裝配工作復雜精細,所以我們選用裝配機器人來進行電子零件,汽車精細部件的安裝。